零碳制氢重大突破,北大团队两天连发 Nature Science

xxn 阅读:24126 2025-02-14 18:00:52 评论:0

IT之家 2 月 14 日报道,氢能被广泛视为未来全球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马丁教授的研究团队与合作伙伴专注于氢气生产技术,在 2 月 13 日和 14 日于 Nature 和 Science 杂志上发布了重要研究成果

Science 文章截图

Nature 文章截图

虽然这两项研究均旨在优化氢气生产,但各自的侧重点和实现方式却不尽相同,IT之家对此进行如下总结:

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成果题为“利用惰性纳米覆盖物保护 Pt/γ-Mo2N 实现稳定的氢气生产”,主要关注催化剂的稳定性,延续了马丁教授在甲醇和水重整制氢领域的研究。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稀土元素,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开发出一种新的高活性氢气生产催化剂的稳定策略。

研究发现,稀土元素在催化剂表面的保护作用显著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具体来说,每个 Pt 原子能生成 1500 万个氢分子,这一“转化率”超过了以往报道的最高纪录十倍之多。这一突破为高效且稳定的氢气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标题为“零 CO排放的热催化重整制氢”,聚焦于乙醇和水的重整技术。

该团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 Pt-Ir/α-MoC 催化界面,既能同时激活水分子和乙醇分子,又成功避免了乙醇分子中 C-C 键的断裂。这表明,除了目标产物氢气之外,反应还生成高附加值的乙酸,同时整个流程实现了零 CO2 排放。这一重要成果为零碳排放的工业氢气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两项研究成果相辅相成:稀土改性的催化剂显著提高了氢气生产的效率和使用寿命,从而为氢气的工业化生产打开了新的路径;而零 CO2排放制氢与副产化学品的技术,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绿色化学途径,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IT之家提供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483-w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t0682

广告声明:文中所包含的外部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筛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