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太空器官芯片”研究项目公布,入选“太空人体研究七大进展”
据东南大学于1月2日发布的消息,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顾忠泽与陈早早团队,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春艳团队共同研发的《基于器官芯片的失重心血管功能变化机制与防护研究》(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Weightlessness and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Change Based on Organ-on-a-Chip)成功入选太空人体研究七大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6篇SCI论文,申请获得5项专利,并荣获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的称号。
在2024年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年)。该报告对过去两年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且系统的总结,包括已下行样品、研究数据、轨道实验及显著进展的科学与应用项目,经过筛选,保留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阶段性进展。
IT之家了解到,该研究针对航天员长期在太空飞行后重力环境再暴露所引起的机体立位耐力不良及心血管系统失调问题,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实验的高仿真实性人工血管芯片,并从器官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生机制,筛选出具备防护效能的小分子化合物。
该项目不仅是中国首个“太空器官芯片”研究项目,更是全球首次开展太空人体血管相关研究的器官芯片项目。
通过对血管组织的研究,实验发现微重力因素对动脉血管组织重构、功能、细胞活性、氧化应激以及机械信号等多条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了在失重环境下,血管平滑肌与内皮细胞的激活、凋亡过程以及血管ECM降解的细胞学机制;并通过空间药物筛选,获得了对血管损伤具备保护作用的黄酮醇类小分子化合物。
此研究推进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太空人体器官芯片技术的首个成果与成功示范,为有效对抗航天员器官损伤及防护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该项目的成功开展显示出中国在轨进行器官芯片相关实验研究的能力,实现了空间生物医学实验向3D组织器官实验的进步。
东南大学表示,该研究成果已经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器官芯片在轨应用研究之中,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国内首个、国际第二个器官芯片数据库(Organ on a Chip Database,OCDB)。展望未来,将有望进一步推动器官芯片相关研究在空间微重力、空间辐射等多个领域的实验研究,为中国航天医学及医学工程实验领域的高效迅速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广告声明:文中包含的对外链接(如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用于传递更多信息,提供便利,仅供参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