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被指“用超额流量费”吸血老年人致“天价账单”:提醒机制存局限、套餐外网络费用定价高
IT之家 2 月 25 日报道称,作为三大运营商中用户和收入规模最大的中国移动,本应在用户服务方面树立榜样,然而许多用户却反映存在欺客和乱象问题。
据“新浪财经”披露,某消费者向其《5D 调查》栏目投诉指责“中国移动吸血老年人”。这名消费者反映称,其家中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和运营商的收费规则不熟悉,结果超额使用流量,但中国移动未特别提醒,最终导致了“3000 元天价流量账单”。
在这背后,存在两大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运营商的提醒机制,二是套餐外流量的收费标准。
IT之家发现,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大多采用短信提醒用户流量使用情况,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局限。一方面,在垃圾短信泛滥的情况下,用户是否能够及时收到通知存在疑问;另一方面,许多用户反映,短信提醒有延迟问题,导致有时已产生超额费用才收到提醒。
一些消费者认为,运营商应该在事前告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比如通过电话直接提醒老年人,或设定流量警戒线,在流量用尽后暂停上网功能。
至于套餐外流量的价格问题,不同运营商或不同套餐的价格也不同。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反映,遭遇高价流量账单的用户普遍面对的是 0.29 元/MB 的费用,换算成GB为296.96元,价格显得过高。
而实际操作中,中国移动一般按不足30元实收,每达30元自动赠送921MB流量,相当于30元可使用1GB,但费率依然偏高。
有趣的是,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如何向运营商维权退费的分享帖。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一些博主分享了如何与客服沟通,甚至提供了对话模板,供遇到相同问题的用户参考。部分用户也效仿这一做法,以教程向运营商索要退款。
现在,为了争取退款,许多博主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客服交流,但结果并非总是如人所愿。中国移动也回应称,他们“倍感压力”对待此类情况,已收集了网络博主分享退款模板的资料,将考虑采取法律行动,同时警告用户别盲目跟风。
广告声明:本文包含对外链接,仅供参考,点击前谨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