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我国在“连续变量”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实现新突破

xxn 阅读:74654 2025-02-20 14:00:33 评论:0

IT之家报道,根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在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日,《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指出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这是全球首次。

专家指出,这一突破填补了连续变量编码方式在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光量子芯片的扩展和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应用打下了基础。

研究团队由北京大学教授王剑威、龚旗煌以及山西大学教授苏晓龙领导完成。他们攻克了关键技术瓶颈,创新性地发展了连续变量光量子芯片调控、多色相干泵浦与探测技术,实现了确定性、可重构的纠缠簇态制备,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王剑威表示,量子比特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方式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以往,通常使用基于单光子的离散变量编码方式来制备高保真度的量子比特,但随着量子比特数量增加,成功率呈指数下降。因此,团队采用基于光场的连续变量编码方式,首次在芯片上实现了量子纠缠簇态的“确定性”产生,解决了制备量子比特和量子纠缠的“概率”难题。

审稿人评价称:“这项工作在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多比特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是可扩展光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里程碑。”

广告声明:文中包含的外部链接仅供参考,用于传达更多相关信息。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