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运动方程”首次被科学家破解,登上《美国物理学杂志》
猫猫与人互动行为被物理学家转化为方程式,刊登在《美国物理学杂志》中。
一位名为Anxo Biasi的物理学家观察了他家的猫猫,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否可以用物理方程来描述猫在人类势场中的运动行为呢?
通过深入研究,他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猫猫运动方程,能够重现多种猫猫与人交互行为的特征。
传统上,物理学家研究过猫的一些特性,如猫总是能够在空中四脚着地,还有如“黑洞猫”这样的幽默描述。
然而,这项研究首次用方程式对猫典型行为特征进行了建模,包括猫猫夜间在家里疯狂奔跑的行为。
研究还揭示了猫经常对主人呼唤置之不理,但会在最喜欢的人身上停留更长的现象。
趴在主人腿上 VS 陌生人腿上
网友们对此感到有趣,这帮助了大家理解经典力学概念的例子。
爱猫人士竟然做到了这一步。
如何建立猫运动方程?
这位物理学家将猫建模为一个点粒子,并定义了猫猫的七种常见场景,从日常观察和讨论中进行定义。
点粒子在理想状态下不占用空间,物理学中经常用来描述。他们的研究基于日常观察和物理建模,没有进行动物实验。
研究关注的简单场景是一只猫与一个静止的人在一起。
这七种行为包括:
P1:猫通常休息时会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P2:当猫趴在人身上休息时,极小的刺激可能使它们离开。
P3:猫被抚摸时会摆动。
P4:猫被呼唤时很少回应。
P5:猫尝试接近但分心,无法到达人身边。
P6:晚上,猫会在屋子里跑酷。
P7:被抚摸时会发出呼噜声。
作者将猫视为感知人周围力的粒子,并在动力学模型中引入外部势能和摩擦项。
这样,一个服从牛顿力学的点粒子在外部势能和摩擦项的作用下,相对于人的位置产生运动。
将微分方程转化为有理函数的形式,有助于管理平衡点的数量、位置和稳定性。
耦合常数、摩擦系数和依恋程度是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它们影响着猫与人之间的互动。
调整δ值可以观察到猫对人的依恋程度的变化,进而解释猫行为的差异。
模型中加入摩擦项,以减少猫的能量,维持平衡状态,防止猫持续活动。
摩擦力与速度的奇数次方成正比,控制猫在空间中的运动特性。
研究假设猫是在一维空间内移动,这简化了模型,更便于分析。
模拟猫的行为
文章作者通过建立的猫运动方程,定性地解释了猫的七种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猫的行为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猫对人的依恋程度以及外部刺激。
研究还发现,猫在不同时间和状态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轨迹。
当猫与人之间联系较弱时,猫更容易达到平衡状态,而依恋程度高时,平衡点会更加稳定。
猫的行为特征可以通过模型准确地重现出来,有助于解释它们何时与人互动、何时疏远。
研究结果还表明,猫的行为与其体重、年龄等因素有关,这进一步丰富了对猫行为的理解。
作者还拓展了猫运动方程,模拟了猫猫的跑酷和发出呼噜声行为。
猫猫跑酷
外部强迫和摩擦力影响着猫的快速移动,而猫的活动则受到独特的特征影响。
研究结果对不同猫的活动模式进行了解释,例如小猫和老年猫的行为差异。
猫猫的不同行为表现
作者对呼噜声行为进行了稳定机制定义,这一行为模式使得猫更容易与人互动,并增强了猫与人之间的联系。
呼噜声作为猫猫和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在模型中有着重要作用。
这一模型不仅探索了猫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为进一步研究猫与其他动物或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这项研究受到了物理学家Anxo Biasi和他家猫Eme的启发。
Anxo Biasi主要研究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动态行为,着重关注奇点形成、长期动态行为和湍流问题,这对多个领域都有应用。
他的猫Eme为他提供了灵感,通过观察Eme的行为,Anxo想用物理模型来解释它们的行为。
虽然最初是一个玩笑,但这一研究呈现出了学术形态。
这一研究不仅可以用于物理学课程,还可延伸到探索更多动物之间的互动行为。
想象一下猫猫打架背后的方程式是什么样子?
参考链接:
[1]https://phys.org/news/2024-10-physicist-cat-reveal-equation-motion.html
[2]https://pubs.aip.org/aapt/ajp/article/92/11/827/3317285/On-cat-human-interaction-from-the-viewpoint-of
[3]https://www.phys.ens.psl.eu/en/article/anxo-farina-biasi
本文来源:量子位(ID:QbitAI), 作者:白小交、西小风,原标题《猫猫运动方程,首次被物理学家破解! |<美国物理学杂志> 正经研究》
声明:本文包含的链接旨在传递更多信息,结果仅供参考。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